当归,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干归,列于中品。张仲景在其著作中,配有当归的方多达十余方,多用于养血、补血、调经止痛。晋至南北朝时期当归的补血活血,消肿生肌之功已经被认识,成为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在唐代较多用于妇科疾病。宋代,进一步明确了当归补血养血,活血祛癖的作用。金元时期,各医家创制了许多配有当归的有效方剂。明代《本草纲目》中论述当归:“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时至清代,当归不仅多用于妇科疾患,而且是临床各科常用之品。近20年来,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创制了许多以当归为主的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