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 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历史变迁 一、朝代更替 战国—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南宋—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名称演变 战国: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战国末期,为滇国境域。 两汉:属越住嶲郡,称遂久县。 三国魏晋南北朝:属云南郡,称遂久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南宋 :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设置察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设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所辖:永北府、通安州、巨津州、宝山州、永宁州、蒗蕖州、顺州、兰州、临西县。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设丽江宣抚司。 明清: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丽江土知府阿甲阿得“率众归顺”,由丽江路宣抚司改设为丽江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为丽江军民府,下设4州1县1巡检司:通安州、宝山州、兰州、巨津州、临西县、石门关巡检司。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丽江县。 民国: 民国二年(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今丽江范围设丽江、永北和华坪三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后丽江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7月,丽江县解放,属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管辖。12月28日,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维西、兰坪、中甸、德钦、碧江、福贡、贡山、鹤庆、剑川13个县。 1953年底,沪水县由保山专区划归丽江地区。 1954年8月,沪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划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归丽江专区代管。 1956年,将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7年9月,中甸、德钦、维西3县划出,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专区除代管的怒江、迪庆两个自治州的8个县外,辖丽江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4县。 1961年4月,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73年8月,怒江、迪庆两州直属省管,丽江地区只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等4县。 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 2002年12月26日,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3%,有13000多种植物,占云南省植物种类的70%,中药材有444种,开发利用200多种,拥有玉龙雪山野生天麻、玉龙雪山虫草、玉龙雪山雪茶、程海银鱼、华坪核桃、丽江紫洋芋、小凉山苹果、华坪芒果、永胜油茶、永胜程海湖螺旋藻、丽江雪桃等特产。
丽江自然人文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即丽江古城;一湖,即泸沽湖;一江,即金沙江;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即摩梭风情。还有蓝月谷、甘海子、束河古镇等令人心驰神往之地。
航空:丽江市境内共有2个机场:丽江三义机场、宁蒗泸沽湖机场。丽江三义机场位于古城区七河乡境内,1995年正式通航,有停机位19个,共计通航城市50个,其中地区和国际航线6条,运营航空公司26家,国内通航城市44个。宁蒗泸沽湖机场于2015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飞行区等级为4C,机场海拔3293米,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机场。 铁路:昆明至丽江、大理至丽江均有铁路客运,2014年7月,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工,线路建筑长度139.66公里,建设总工期为6年。规划西昌至丽江铁路建设。 公路:截至2014年,丽江市境内公路里程803.046公里,其中国道50.4公里,省道752.646公里,有一级路14.24公里,二级路200.648公里,三级路362.530公里,四级路202.62公里,等外路23公里。境内有G5611昆香高速连接昆明和香格里拉,2017年,开工建设4条高速公路,境内里程达376公里。 水路: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在永胜境共设有金安上游翻坝、金安下游翻坝、太极、涛源、汇源共5个码头,现金安上游翻坝码头正在进行地勘等选址工作,下游翻坝码头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太极、涛源、汇源3个码头正在建设,23个停靠点也已陆续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