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盐水石榴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另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盐水石榴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主产于盐水沟两岸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就已著名。盐水石榴经当地农民群众精心培植,年复一年,当地农民群众的汗水流到山脚下的小河里,河水也变咸了。有个明察暗访的朝廷命官来到这里,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于是赐地名为“盐水沟”,石榴也因此而得名。 盐水石榴,云南省会泽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会泽娜姑镇金沙江的小支流盐水沟周围而得名。是当地人民经过几百年的不断选育、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开花早、成熟早的特点。盐水石榴有十多个品种,籽大、肉质厚、籽核软、液汁纯甜、清香宜人。以"云南水蜜石榴"为名,畅销港澳台市场,被誉为"神石榴"。获′95中国昆明"科交会"金奖;三个主栽品种"花红皮"、"绿皮"、"火袍"连续两届(93、94)获云南省优水果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