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禄劝:“输血”又“造血” 农户喜开颜

2018

06/12

10:27

来源

人民网

一场雨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卡柱村的地里,玉米、洋芋、食用玫瑰等农作物生机勃勃。一条宽敞的机耕路,从禄大路边缘开始往坎邓村方向延伸,将铺满绿意的庄稼地整齐地分在两边。从地里出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想着这两年种地发生的变化,李彦芬精神极了。

  “今年种了3亩玉米、1亩洋芋、2亩朝天椒,不出意外的话,光朝天椒就能卖到6000多元,甚至是10000元以上。”李彦芬说,去年政府试点种植朝天椒,平均收益在3000元/亩左右,收益最好的亩产高达2吨多,每亩能卖5000多元。今年政府大力推广朝天椒种植,统一供苗,还给化肥、农药、地膜,并且买了保险,有灾的话每亩可获赔900元。

  李彦芬告诉记者,种植朝天椒销路不用愁,直接找村里的农科员杨茂富就行,村上的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技术问题,杨茂富他们也会来帮忙解决。

  “白色那片是老板租了种豌豆的,我家也出租了2亩地。”李彦芬指着路边不远处的地块说,地租每亩900元,一共收了1800元。空闲的时候,到老板的承包地里打打零工,一天能有七八十元,今年她做了20天左右,已拿到工钱1400元。更让她高兴的是,自从修通了机耕路,到地里干活方便多了,不用再人背马驮了。

  李彦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昆明经开区对撒营盘镇的倾情帮扶。

  据撒营盘镇党委书记张国华介绍,昆明经开区自2015年对口帮扶撒营盘开始,累计拨付帮扶资金7500万元,其中65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0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

  撒营盘镇扶贫办主任王建志说,眼前这条宽4.5米、长1740米的卡柱机耕路,就是用经开区拨付的其中300万元款项修建的,极大地缓解了卡柱村的交通压力,方便了坎邓村群众的出行。特别是随着机耕路的修通,还带动了土地流转和升值,坎邓村原先700元/亩的土地,现在最高涨到了1300元/亩。交通便利了,更多的企业到此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党参、重楼、豌豆等,客观上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创造了条件,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3年来,经开区投入扶贫资金涵盖撒营盘镇18个村委会,共完成入村道路开挖7条,村内道路硬化81条,安装太阳能路灯717盏,房屋美化529户,建设公厕7座,完成集镇育新路、中大街改造,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全镇面貌焕然一新。此外,通过整合经开区帮扶资金,还建设了村级活动室3个,村组活动室58个,活动场地27个,党建扶贫双推进使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在经开区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下,全镇已扶持各村合作社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当归、草乌、魔芋、葛根、马铃薯等作物10000余亩;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猪1097头,养鸡3670羽;扶持康荣村、升发村养殖大户养殖撒坝猪各50头;扶持康荣村养殖大户养蛋鸡4000羽,养乌骨鸡2000羽。

  “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做到既‘输血’又‘造血’,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增收。”张国华如是说。他告诉记者,经开区在劳务输出方面也给予了撒营盘镇大力支持,一是为全镇的适龄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二是在经开区为撒营盘镇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