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景谷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2019

01/16

10:34

来源

云南农业信息网

       两年前脱贫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勐烈村农民杨成泽如今是全村最大的生猪养殖大户,他把创业成功的功劳归给了正兴镇文化成人技术学校创办的“产教结合模式”:“学校和村组联合办合作社带领我们发展种植和养殖,农民不仅有技术技能服务保障作后盾,还有千家万户携手闯市场的载体,真是一举多得。”

  创新服务吸引农民  正兴镇是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发展山地畜牧业和林下种植养殖业的条件十分优越,但由于种植、养殖产业缺乏技术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全镇农业长期以来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十分困难。  “以前,由于农技培训与产业发展分离,培训内容与生产经营实践脱节,农民群众对农技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不是太高;即使培训对象很好地掌握了一两门实用技术,单打独斗闯市场,也难以产生明显的增收效果。”景谷正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杨晓说,“这让我们意识到,乡镇农技学校只有联合村级组织办实体企业闯市场,把农业技术培训与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结合起来,引领农民群众把学到的农技转化成经济效益,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农业技术的内生动力。”  油菜、茶叶种植是正兴镇农民的主要传统经济作物。为了配合这些种植和养殖项目的农技培训,正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先后建成一个中小型榨油厂、一块15亩规模的有机示范优良品种茶园和一个生猪品种改良供精猪场。这3个基地在为农技培训提供教学实训场所的同时,还通过与村级体组织联合成立丰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产业化经营闯市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拓展平台延伸服务  正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3个农技培训基地和丰顺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将农技研发、农技培训和产业项目三合一融合发展,丰富和拓展了农科农技服务“三农”的平台载体。  “这个市场热销的新品种猪叫‘滇南黑猪’,是我们在省级农科专家帮助下培育出来的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新品。”杨晓指着养殖农户的一群存栏猪仔说:“这个新品种不仅受景谷和周边县份的养殖户各方青睐,我们还把它连同农技推广,一道带到东南亚国家。”  据悉,2016年以来,该校已累计指导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改良卫生猪圈356户17800平方米,为贫困户提供能繁母猪1860头,到户上门跟踪服务2000余次。此外,学校还配合林下放养技术培训,累计发放鸡苗42400羽。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省内高校联合办学,实现师资互动、资源共享,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证工作。短短两三年内,累计举办各类短期实用技术培训246期10674人次,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滇沪帮扶项目谱新篇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该校独特的农技服务模式和产教结合服务“三农”的模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该校以延长畜牧养殖产业链为重要突破口,整合各种扶贫项目资金,于2018年新建了1个滇南黑猪养殖实训基地和1个特优农产品交易中心,同时把沪滇项目帮扶资金340万元量化入股在勐乃直过民族村,年产生收益22.1万元,贫困户每户每年有固定收益1973元。该项目还吸收全镇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资金425.64万元,贫困户每户每年有固定收益3299元;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回收仔猪协议,户均回购30头,可增收纯收入8000元。  对于全镇的入社散养户,凡是按景谷丰顺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标准养殖的生态猪、生态鸡产品,都进行统一的标识、包装、营销,稳步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收入,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