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同名同姓中药莫混淆

2018

01/27

10:23

来源

快资讯

我国的中药有很多种类,其中有很多名字极为相似,很容易就弄坏,专家提醒我们同名同姓中药莫混淆,中药中有同名异物现象,易引起混淆。中药名称的标准化、规范化,应以《药典》中所收载的名称为准,处方中不用别名。现列举部分同名异物中药加以区别。

一、紫金龙和虎杖

紫金龙:为罂粟科植物藤铃儿草的根。本品辛苦微寒,具有镇痛止血、消炎降压之效,内服用治各种疼痛,外用可治外伤出血,以止血之功为优。

虎杖:别名紫金龙,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本品微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通经、祛痰止咳等多种功用。内服治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等,外用治烧烫伤、跌仆损伤,以活血散瘀见长。

二、桂皮和肉桂

桂皮: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细叶香桂等的树皮。桂皮辛温,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其散寒止痛、温通血脉的作用与肉桂类同而力弱,多用于寒湿痹证,或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

肉桂:别名桂皮,为障科植物肉桂的干皮或枝皮。本品辛热,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多用于肾阳不足、心腹冷痛及上热下寒证。又善入血分,温通经脉,用治寒凝血瘀之痛经、闭经。此外,少量配伍于补益气血方药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妙用。

三、豆蔻(姜科、肉豆蔻科)和草豆蔻

姜科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本品辛温香燥,既能温化中焦之寒湿以醒脾和胃,又能宣化上焦之湿以通畅气机,适用于上中二焦之湿阻气滞证。

肉豆蔻科豆蔻:别名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为种仁。本品辛温,可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常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之久泻久痢、滑脱失禁等症,又能温中行气,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

草豆蔻:别名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本品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治寒湿内阻脾胃之脘腹胀满冷痛、恶心呕吐等。

四、金不换、三七、菊三七和土大黄

金不换;为防已科植物华千金藤的块根。本品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善治胃痛、痢疾及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等。

三七:别名金不换,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三七苦甘温,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对出血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是跌打损伤之要药。

菊三七:别名金不换,为菊科植物草三七的根茎。功用与三七相似,但散瘀止血作用弱,可解毒消肿,多用于跌打伤痛、疮痈肿毒等。

土大黄:别名金不换,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本品苦寒,可清热解毒、行瘀杀虫,用治肺痈、腮腺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烫伤等,内服外用皆可。此外,大金牛草、地不容、白接骨、虎头蕉等,亦称金不换,因来源不同,药用有别。

(文章转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