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泽古城有一条“铜匠街”,这里曾经汇聚了一批制作斑铜的能工巧匠,每天用敲打铜器的铿锵声,将这座小城唤醒。今天品味云南为您介绍的是会泽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人—— 张伟。
“会泽是斑铜工艺的根,我们张氏斑铜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三代了。”张伟自豪的说,“张氏斑铜最巅峰的时候是1914年,祖上张宝荣、张宝华兄弟锻打的‘斑铜鼎’,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从此让会泽斑铜誉满全球。”
短暂的兴奋过后张伟坦言,自己不像其他传承人,很小就在家人身边耳濡目染的学习,而是一直在外求学,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才开始思考传承的问题。经过和家人的沟通,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将斑铜技艺传承下去,这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斑铜工艺的传承上。
在张伟眼中,传承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艺的困难。由于家学渊源,他在理论方面是非常扎实、全面的,但手工技艺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训练才能掌握,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弥补方面的缺失。经过四五年的钻研,张伟的手工技艺水平已日臻成熟,赢得大家的认可。
张伟说他并不后悔没有从小开始学习斑铜制作,正是因为自己外出求学,拓宽了知识面,使自己在创新方面思路比较开阔,而这也是正是传承发扬斑铜技艺所必备的素质。
关于斑铜
斑铜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民间手工艺品。它采用会泽特有的天然铜,经烧斑、锤打等数十道工序,烧数十次,打数万锤方能成型。
用这种方法做出的香炉、花瓶、笔筒等工艺品,在桔红色的基面上,均匀地布满了黄白交灿的晶斑,宛若在铜体内均匀地镶进了若干细小的水晶石,看似凹凸不平实则光滑如镜。从里到外透射着闪闪烁烁的晶斑,要比人工掺加金银后在宣德炉表面形成的晶斑更漂亮。
(文章转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