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82家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花店经营者齐聚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参观花田,与企业座谈交流,传递最新的市场信息。
“近年来,公司几乎每个季度都会组织类似的交流活动,实现种植端与终端花店的有效对接,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公司董事长董春富告诉记者 。
通海县鲜切花种植始于1991年,2018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8054亩,鲜切花产量8.万枝。
虽然种植面积不大,却以品质优在市场上深受欢迎。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通海花卉企业选育了2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玫瑰新品种,拥有22项专利技术。如何让好花卖上好价钱,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2002年我们企业起步时,是自己拉到鲜花市场摆摊卖;后来请门市代销或拉到鲜花交易市场拍卖。这些传统销售模式的弊端就是种植端与消费终端不对等。”董春富说。近年来,依托大的婚庆公司及互联网的联通,锦海公司积极对接各大城市的花店,形成一个联通各地花店的“朋友圈”,积极探索“可视花田”营销模式。
“可视花田”实际上是面向花店经营户的一种鲜花认养模式。在锦海公司的花棚里,记者看到连片的花田被分隔成每块1平方米的小单元。每个单元都挂着牌子,写着认养人的姓名及城市。360度旋转的可视镜头安装在花田附近,使认养者隔着几千里也可以及时了解花田的情况,并将这些画面推荐给更多的消费者。目前,锦海公司的“可视花田”共认养了1250份。传统鲜花产值每亩五六万元,“可视花田”可达到每亩20万元。
锦海公司还定期组织花店经营者前来企业交流、参观,及时获取市场终端信息。同时与“饿了吗”等配送企业联手,以上海为突破口,将鲜花直接运到上海的消费者手中。经过四五年的探索,锦海公司正在向线上推广、线下签单的方式转变。“虽然目前线上销售量仅占我们销售总量的13%,却使我们真正有望实现订单农业。”董春富说。
在通海另一家知名花卉企业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近年来也通过建官网、开发小程序实现了网络预售,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减少了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和流程,提高了鲜切花的瓶插周期。
“花卉产业目前是通海农业中网络营销走得最好的产业。由于通海花卉技术力量雄厚、鲜花质量高,再加上营销模式的创新,2018年全县产鲜切花3.万枝,达到3.5亿元的产值,是通海农业中产值较高的产业。”通海县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杨飞运告诉记者。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