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见石板路啦,上面的马蹄印还在呢!”10月25日,在勐腊县象明乡曼庄村瓦竜村小组恢复茶马古道遗址现场,挖土机的轰鸣声和群众的欢呼声连成一片。
勐腊县境内现在还保存着一段始建于清朝普洱茶六大古茶山通往各地的蜿蜒古道,这些古道在《普洱府志》《勐腊县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因古时借用驴骡牲畜驮运物资,故被称为“茶马古道”,而瓦竜村小组内的茶马古道也是现在勐腊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
这条始建于清朝道光时期的古道,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修建公路之后,村民出行和运输物品功能才慢慢消退,在崇山峻岭之间静静沉睡,被人们渐渐遗忘。1999年,一些有识之士认为,这条茶马古道是研究农耕文化与茶叶文化、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互补的实物资料,并多次建议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瓦竜村小组位于勐腊县北部,距离象明乡政府驻地约15公里,与曼松贡茶出产地王子山属同一山脉。现存古道的起点在瓦竜旧寨的“瓦竜”大庙,从地理位置看,正好处在古六大茶山的中间点。5公里长依山而筑的古道,由不规则的青石铺设而成,最宽处超过1.5米,是连接六大古茶山,通往普洱府,直至北京城的“南方丝绸之路”。古时,先民或徒步、或坐轿、或骑马通行,运送茶叶、山货、盐巴等物资,常借助驴、马等翻山越岭。如今,一些石头上还留有驴、马踩踏的痕迹。
相关阅读: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 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