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茄子山村“养”出幸福生活

2018

10/30

11:54

来源

保山日报

     龙陵县龙新乡茄子山村积极引导老百姓发展养殖业,“养”出了幸福新生活。截至目前,全村205户村民中养牛197户,共养牛337头,其中养牛10头以上的有2户。预计2018年全村养牛可增收67万余元,户均增收3300元。

  茄子山村坐落在龙新乡大山深处,属于典型的冷凉山区。山地虽多,但土地贫瘠,当地的老百姓靠栽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谋求生计。没有支柱产业,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好不起来。

  当地村民有养猪养牛的习惯,农户绝大多数都圈养1头牛、2头猪,再放养几只鸡。茄子山村顺势而为,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壮大牲畜养殖,通过散养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全村于2017年摘掉了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

  村民段发进家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4口人。通过发展大牲畜养殖,他家于2017年成功脱贫。

  谈到段发进家以前的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是真实写照。村里经常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帮助其找准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措施。全家人决定跟着村里的帮扶措施走:儿子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老两口在家种地、养猪养牛。

  一家人开足“马力”,奋力前进。夫妇俩早上割草、中午耕田种地、傍晚料理家务,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上从不打“马虎眼”,儿子外出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全家人的生活慢慢好转起来。

  说到今年的情况,段发进乐呵呵地说:“今年养了6头牛,已经卖了3头,卖得16500元,还剩3头,年底还能卖2头;猪养了4头,卖了2头,卖得2860元,还养着2头做年猪。3亩玉米收得900多公斤,10亩水稻不久就可以收割……”

  承包制一推行,就受到村民的追捧。家住凉桥村委会木瓜上社的果学旺老两口,从2010年以来,就一直在花果山打工。承包制刚刚施行,果学旺就承包了3000棵果树,他告诉记者:“有承包金,还有分红,我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

  从简单的干一天活计领一天工资,到鼓励贫困户承包管护区,按照管护的果树量,获得稳定收入,改变的不仅仅是用工模式,更是工作效率和收入的大幅提升。目前,公司共吸纳62户群众参与管护,其中有4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支付管护费200多万元。据彭士华介绍,为进一步调动贫困户的管护积极性,公司每年除支付管护费外,再按收益的20%奖励给管护好的农户。到核桃及水果达到丰产期后,公司将与管护的农户采取股份合作的模式分享收益,农民工也将从产业工人变成股东。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