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马关老董寨有群织女纺麻缝衣

2018

08/28

11:10

来源

云南网

  

苗族服饰素有“穿在身上的文化”美称,这是因为它的每一个部分都经过人工种麻、收麻、煮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再经过蜡染、裁缝、一针一线地缝接起来,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心灵手巧。

  过去,无论是在山上或是家里,无论是走着或坐着,勤劳的苗族妇女手中都在纺麻,而这样的情景已经好多年不见了,如今,在马关县小坝子镇老董寨村,这样的情景又重现。村里成立了马关县兜蒙麻布有限公司,招进村里的苗族妇女,从收割麻开始,一针一线地缝制苗族衣服。

  今年77岁的村民熊明仙说,以前,她们村每家每户都自己纺麻做衣服,全家的衣服都是手工缝接起来。现在,村里成立了马关县兜蒙麻布有限公司,她就来公司做衣服。

 

从地里收割回来的麻,经过晒,剥、舂、接、纺、排、煮、洗等工序,才可以做成麻线,其中,煮麻就需要煮4次,每次都要四五个小时左右,煮好的麻要背到村子下面的小河边清洗。制作麻线的过程中,许多工序是很辛苦的,比如说看似简单的舂麻、洗麻都很费力气。拿洗麻来说,在煮麻时,锅里加了灰,目的是让麻变成白色,所以在洗线的时候,需要把线上的灰洗干净,又不能让线打结,你在一头,我在另一头,提着麻线不停地抖动、清洗。在一栋刚建好的房子里,纺织机在不停的转动着,3位苗族妇女正在纺麻,只见她们脚不停地蹬着机器,手拿着坐杆,不一会,一圈散麻就被纺成三团麻线。

 

 马关县兜蒙麻布有限公司员工王正芬说:“30多道工序都还不能做好一套衣服,很难做,细活最难做,是一道一道慢慢地做出来的。”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