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千年古茶树 梁河极品好茶等你来尝

2018

08/16

11:18

来源

德宏网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用特殊手工艺加工的回龙茶在省内外负有盛名。除人工台地茶外,梁河县境内还分布着大量古茶树,据专家对其境内古茶树资源的调查,梁河县海拔1500~2200米地带,现存的古茶树有3万余亩,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就有1500余株。时至今日,究竟是谁驯化了这些古茶树依然是个谜……

回龙寨访回龙茶

从梁河县城一路向东,大约行驶18公里后就是大厂乡回龙寨子。上午十时许的太阳穿越树梢,远远就能闻见茶叶清香,带点兰花的淡雅怡然。走进茶农的家庭作坊,揉捻机的轰鸣不绝于耳……

    回龙生态茶业公司经理梁兴维向我们描述传统制茶的过程:鲜叶采摘之后,晾三个钟头以上,自然丧失水分,炒熟之后,揉捻成条,再到锅上炒。

看似简单的制茶过程,好像谁都能一蹴而就,但内行人却说,炒茶火候最为关键,炒太过,糊;炒不够就会闷。回龙寨茶农翟文宽老人的制茶要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热揉条索紧,冷揉香气高,低温长炒,猛火促香。

    距离回龙寨子不远处是一片2000多亩的台地茶园,沿陡坡分布,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这些茶树高约90公分,利于采摘。

    大厂乡回龙寨子的耕地85%种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0%以上,这是一个有着70多年种茶历史的寨子。

    成就回龙茶品质的除了来自双江勐库的茶种外,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海拔、气候及土质。1500至1800米的海拔适宜茶树生长,偏酸性的红壤有机质丰富,茶梢内的芳香物质便格外丰富。

    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研究员何声灿弯下腰,撇下一芽二叶,在鼻尖嗅了嗅香气说,制作高档茶用的是一芽一叶,也就是茶尖,但事实上,茶多酚和氨基酸最高的部分却是一芽二叶。一般来说,1600至1800米海拔,绿茶类茶多酚大约在35%至36%之间,达到40%的很少见,回龙茶却可达到41%,这就是为什么回龙茶耐冲泡的原因。

    据了解,至2017年底,梁河县无公害茶园达到5.3万亩、绿色食品茶园10000亩和有机茶园5850亩。“梁河回龙茶”现已取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认证》、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标准》和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认证》等“三标身份证”。

小寨子寻千年茶树

    除人工台地茶外,梁河县境内还分布着大量古茶树。据多年来省内外专家对梁河县境内古茶树资源的调查结果,梁河县海拔1500~2200米地带,现存的古茶树有3万余亩,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就有1500余株。

    芒东镇现存梁河县分布面积最大的古茶树群,约1600亩,多为野生型。古茶树大多与当地其他林木共生,许多古茶树植株高大,采摘其萌发的鲜叶,需要攀爬到顶部,十分不易。近年来当地都把这些古茶树列为重点保护,不允许爬到古茶树上劈枝乱采,因此大都长势健壮。

    小寨子村海拔2000米。从回龙寨子出发,沿柏油路继续前行,之后我来到了芒东镇小寨子村,从小寨子到古茶树群大约还要步行50分钟。千呼万唤始出来,眼前的古茶树普通得没有道理,没有枝繁叶茂的生气,纤细的枝干也毫无霸气可言。

    村民杨荣早指着一棵他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就已存在古茶树说:“古茶树生长缓慢,这颗树我们测量的高度是8.5米,年龄少说也有300多年。”

    2004年,当地曾发现过一棵树龄逾千年的古茶树王,径围达到4.4米,要两人才能合围。但人们看不清它的价值,竟然将它砍去,当柴火烧了。此事的发生彻底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古茶树的保护必须与村民的利益捆绑,除了意识的灌输,更要让他们得到实惠。

    在古茶树群落穿梭,有时也会被地上冒出的芽尖吸引,这些都是古茶树掉落的种子,之后自然生长成的茶树嫩芽。由于古树茶口感偏苦涩,喝多了还会拉肚子,当地村民们任由其生长,想起来时便采摘一些回去做烤茶。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时至今日,这些古树茶竟然成了供不应求的茶中尚品。 

德昂先民驯茶猜想

    究竟是谁驯化了小寨子的古茶树众说纷纭。居住在小寨子村的汉族并非原住民,其祖辈大多来自南京应天府。小寨子村60岁的杨荣早说,他的家族是明朝从南京应天府迁徙过来的,掐指算算最少也有400多年,听祖辈说,这些古茶树早在他们迁徙至此时就已存在。

    周德时说,小寨子村的古茶树人工驯化可追溯到汉代,从史料记载来看,极有可能是居住在这里的德昂族先民种植的。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

    历史上的德昂族曾有过辉煌一页,大约一千年前,他们建立了金齿国,雄霸滇西地区。据说金齿国德昂族王朝把茶叶当做国之上品,国王曾带着一包茶叶征战南北,屡屡获胜。茶是德昂族的命脉,宋元时期,德昂族种植的茶叶创造了巨大财富。

 

    1998年在陇川县发现了被泥土埋葬多年的德昂族女王宫殿遗址,凌乱沾满泥土的砖瓦见证着昔日德昂王朝的盛世辉煌。《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的创世史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就曾提到,人类来自于茶树,德昂族就是茶树的后代。创世神话的后半部说,几千年前的一个炎热夏天,瘟疫到处弥漫,德昂女王用浓烈郁香的茶水拯救了整个王朝,这既反映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同时更折射出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茶文化底蕴。

春城晚报记者 秦明豫 摄影报道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