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一村一品”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2018

06/29

11:01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核心、以村为基本单位,选择最适宜本区域生产的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培育和发展,初步形成“一村一品”良性发展格局,极大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构建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景信乡回俄村: “一地多用”促增收

 地处孟连景信乡东北部的回俄村区位优势明显,孟西公路穿境而过,南垒河缓缓流过,该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771户2907人,是一个以傣族、拉祜族、佤族混居的少数民族自然村。近年来,回俄村村“两委”班子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行“一地多用”立体开发、多元利用模式,即进行“咖啡+澳洲坚果”“茶叶+澳洲坚果”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特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增加土地物种多样性、实现生态平衡,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截至2017年底,回俄村澳洲坚果种植覆盖全村14小组702户281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18户649人 ; 面积达5862亩,其中,咖啡园套种2700亩、纯林种植3131.5亩,已投产3000余亩,产量达211032公斤,产值达295.44万元,户均增收近4200元。

 勐马镇帕亮村: 精品红茶销欧盟

 位于孟连西南部的勐马镇帕亮村,下辖30个村民小组1270户5304人,是以拉祜族为主体,傣族、佤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村。近年来,帕亮村依托龙头企业娜允红珍茶业有限公司,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户采摘的茶叶直接卖到加工厂,延伸“产、供、销”产业链,减少中间周转环节,让茶农得实惠。娜允红珍茶业有限公司现有基地茶园1200亩,覆盖3个茶叶专业队126户450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85人。建有标准化、清洁化年加工能力50吨茶叶加工厂一座,通过自主创新“娜允红珍”独特加工工艺,注册了“娜允红珍”品牌商标,其外观包装设计获国家专利。公司对“娜允红珍”品牌实施产业化开发,主要有娜允红珍、金丝滇红、孟峰香螺、孟峰翠茗、红宝、月光白、玉环、玉蝶、香针、飞虹等品种。“娜允红珍”系列产品国内批发价为880元/公斤,精包装为1200元/公斤,该产品主要出口远销欧盟国家。据悉,2017年,该公司生产茶叶48吨,实现销售收入820万元,当地茶农鲜叶款收入288万元,茶农人均增收4600元。

 娜允镇芒掌村: 古法红糖网上卖

“勐外”系傣语谐音,意为“向往的坝子”“方便的坝子”,位于娜允镇芒掌村,是一个傣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被誉为孟连历代土司避暑山庄。小组现有村民50户22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户29人。传统制糖工艺作为勐外小组的“传家宝”一直在民间传承。近年来,小组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瞄准古法红糖的市场前景,因地制宜发展甘蔗种植,为发展古法红糖产业提供充足原料,并在传承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傣族古法红糖产业,推行“互联网+农业+手工艺”产销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解决了农产品的分散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据悉,2017年,勐外小组共生产古法红糖5万多公斤,户均达1000公斤,每公斤平均单价9元左右,产值达45万余元,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