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蒜价犹如“过山车”般大幅波动,于是人们常常以“蒜你狠”“蒜你贱”等形象的说法来形容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行情。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以大蒜、生姜、绿豆、生猪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频繁出现价格波动,“菜贱伤农”事件时有发生。
观点
“除了人为、气候等因素外,农产品价格多次出现大幅波动,归根结底都是供需矛盾的显现。”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信息不对称、物流渠道不畅通的背景下,农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滑,供不应求使得价格暴涨等现象都难以避免,形成健康完善的农产品产业链条任重道远。”
“菜贱伤农”频繁上演
2010年大蒜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被网友调侃为“蒜你狠”。
2010年6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伴随着全国大蒜价格上扬,尽管当时云南产大蒜已经集中上市,昆明市场蒜价仍一路上行。
昆明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相关经销商分析,导致2010年新蒜价格上涨的根源在于前几年大蒜价格持续走低,让很多蒜农看不到利益,受此影响全国大蒜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供应量明显减少,导致市场供求失衡。
“蒜你狠”无形之中拉动了全省各地蒜农种植大蒜的积极性,面积扩大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接下来的2011年,云南市场大蒜价格大幅“跳水”。当时,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新蒜大量上市,云南大蒜零售价格明显回落,新蒜零售价平均在8元/公斤,距2010年最高点下滑60%。
今年4月,正值云南大蒜大量上市的时节。在丽江市永胜县,由于价格大跌导致大蒜严重滞销。同时,在我省另一大蒜主产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由于供过于求,大蒜最低时到了2毛钱一公斤,大量鲜蒜更是无人问津,云南大蒜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下滑。至5月中旬云南日报全媒体采访组深入洱源县、永胜县等产蒜主产区进行采访时,田间地头仍有为数不少的滞销大蒜等待交易。
蒜价波动的“幕后黑手”
2007年全国大蒜价格深度“跳水”,蒜商蒜农血本无归;2009年大蒜行情暴涨,到2010年10月昆明市场大蒜批发价到达每公斤20元的峰值;2011年蒜价下滑幅度达60%;2012年蒜价又开始上扬;2018年蒜价再次遭遇“滑铁卢”……
从2008年起,记者开始关注并采访云南农产品价格波动事件,与各界人士探讨“蒜你狠”“蒜你贱”事件的原因,最终根本原因都归结到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
2010年6月,记者在昆明篆新综合农贸市场采访时,不少商贩告诉记者,新蒜存量很少,价格下滑可能性很小。随后记者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蒜农老张说:“我们村里种大蒜的都早早接了订单,特别是在4月份,全国蒜价最高的时候,不少蒜农地里还未成熟的大蒜都找到了主人。”
供不应求成就了“蒜你狠”。业内专家坦言,导致2010年新蒜价格上涨的根源正是前几年大蒜价格持续走低,造成蒜贱伤农。受此影响,2009年起全国大蒜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供应量明显减少,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使2010年新蒜价格在供求刺激下迅速回升。
同样是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形成了2011年、2018年的“蒜你贱”。实际上,大蒜价格走势仅仅是众多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一个案例,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波动都与供求关系密不可分。业内人士表示,除供需矛盾外,农民信息掌握局限,对市场风险评估不足;农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自我消化风险的能力,遇“灾”就成“难”等问题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组织化程度亟待提升
近几年,除了“蒜你狠”“蒜你贱”等网络新词外,“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油你涨”等一波形容农产品涨跌趋势的新说法也层出不穷。
几年来,记者采访中还经历过以下事件:2010年姜价飙升,2011年又惨遭价格大“跳水”,近80%的文山小黄姜滞销。由于上一季经销商囤货过多,2011年我省部分绿豆种植户经受价格暴跌“洗礼”。2010年到2014年,猪肉价格两落低谷,“猪周期”制约产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包括种植户、流通企业、地方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内,社会各界均在努力探寻制约云南农业产业发展背后的真正原因。分析近年来历次蔬菜滞销事件,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我省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是关键。同时,产销信息不畅。我省蔬菜产销信息服务发布渠道少,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强,不能高效满足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产业链分段明显,蔬菜从采摘、运输到销售各部分联系较少,产销信息不对称,造成产业链条各自孤立的局面。
当前,我省正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牌”,提出创名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业内人士表示,从这六大方面看,我省打造优势农产品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
针对本轮蒜价走势,卓创资讯分析师贺坦说:“由于今年以来山东、河南、江苏、云南等主产区的大蒜种植面积明显增加,部分地区增长了10%,导致供需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下大蒜价格的暴跌,有可能是新一轮行情低谷的开始。建议各地冷库蒜经销商,要合理控制冷库新蒜入库数量。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无论蒜农怎么卖,遭遇损失的可能性都比较大,蒜农需要做的是储藏好新蒜,保护好品相,择机出售,尽量减少损失。”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