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市以土地流转为载体,通过政策激励、组织引导、行政推动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4年多的引导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903个,其中,纳入农业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系统的718个;市级示范场300个,省级示范场21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达63557亩,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种养结合等多种行业。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4.05亿元,并有4个家庭农场拥有了注册商标,同时,仅市级财政就投入家庭农场扶持资金100万元。
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900个,其中示范合作社229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10.03万户,占全市土地承包经营农户的21.44%,带动非成员农户18.3万户。2017年,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达20.53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全年实现经营收入4.42亿元,盈余6650万元,并按交易量返还给社员4178万元。同时,全市有82个合作社拥有了注册商标,23个合作社获得质量认证,9个合作社实施了标准化生产。
与此同时,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了169户,包括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8户。其中,有39户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2户企业销售收入上10亿元。尤其是全市102户拥有农产品进出口业务的企业,2017年实现农产品自营出口额183494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88.9%,居全省农产品自营出口首位。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