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一种食用菌,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广南县八宝镇引进黑木耳开出了致富花。
近段时间,广南县八宝镇交播村委会党委书记陈应章心里乐呵呵的,他们村去年12月份才引种的黑木耳,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黑黝黝的木耳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才短短3个月,就已经有了收益。“今年是第一年,我们连育苗棚一起发展了57亩,仅贫困户就带动了34户。到现在卖得4万多块钱,还有20多袋没有卖,卖了以后还可以得3-4万块钱,总的得8-9万。”陈应章说,按8000棒计算,每亩地投入在3万多,每棒可以摘4到5季,每棒利润在2块钱,顺利的话每亩的利润可以到1.6万块左右。代昌亮是八宝镇交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身体原因不能干重体力活,自村里的黑木耳基地建立以后,他也有了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代昌亮说:“来这里做零工,每天100块钱,也还比较轻松。”
据悉,八宝镇坝哈村一、二组共有719户13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坝哈村委会班子也结合当地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瞅准黑木耳这一高投入、高收入的短平快产业,以村委会为平台于今年2月初组建基地,把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利润分红,轻巧的活计也可以让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集体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共赢的目标。坝哈村村民农邦玉说:“原来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带领我们一起发展木耳,有效益就有钱用了。”八宝镇坝哈村委会党委书记农丁根说:“今年刚刚开始做,每亩是8000棒,总的有10万棒,这样算下来收入还是不错的。现在已经栽下去了,菌棒上长满了黑点,木耳已经冒出来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来做。”
目前,八宝镇已发展种植黑木耳78亩,带动44户1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预计实现增收100余万元。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